1.本技术涉及退火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度可控的玻璃瓶退火炉。
背景技术:
2.生活中玻璃瓶在骤冷骤热的情况下会发生爆裂,这就要求玻璃瓶要必须经过退火工艺,退火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加热阶段、保温阶段、缓冷阶段和急冷阶段。当瓶子冷却到最低退火温度后, 瓶子的冷却速度可以加快,使其冷却到室温。退火工艺的作用是消除或减少玻璃瓶的热应力达到允许值热处理过程,玻璃瓶退火后,玻璃瓶在极冷极热的情况下不易碎。
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352598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退火炉,包括连续进料装置和加热炉,连续进料装置设在加热炉的一端,加热炉内设有燃烧装置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由若干个凸轮并排设置构成,燃烧装置由喷油嘴和喷气嘴构成,设在凸轮之间空隙以及凸轮上方。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退火炉内,用于给玻璃瓶加热的多个喷气嘴只冲一个位置加热,玻璃瓶在穿过退火炉的过程中受热不均匀,造成玻璃瓶质量较差,使玻璃瓶更容易发生爆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玻璃瓶在退火炉内受热均匀,本技术提供一种温度可控的玻璃瓶退火炉。
6.一种温度可控的玻璃瓶退火炉,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中空的炉体,所述机架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穿设于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加热的电热丝,所述炉体包括加热腔,加热腔侧壁固设有多个风机,加热腔内设有多个分风筒,分风筒与炉体转动连接,每个分风筒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分风口,炉体外侧壁设有用于驱动多个分风筒同步转动的驱动装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将玻璃瓶输送入退火炉内,多个电热丝加热,提高加热腔内的温度,风机对分风筒吹风,风经过分风筒从分风口进入加热腔,多个分风口同时吹风,驱动装置驱动分风筒转动,使加热腔内温度均匀,从而使玻璃瓶在穿过加热腔的过程中受热均匀,提高玻璃瓶的质量。
8.可选的,所述炉体侧壁设有气缸,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条,齿条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齿条与炉体滑动连接,所述炉体侧壁转动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轮与分风筒的端部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带动齿条来回滑动,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带动齿轮来回转动,从而使加热腔内的分风筒转动,使分风口的风吹向玻璃瓶,提升玻璃瓶的温度,同时可使玻璃瓶受热均匀。
10.可选的,所述齿条靠近炉体的一侧固设有滑块,所述炉体侧壁固有与滑块相对应的滑槽,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对齿条起到支撑作用,滑块与滑槽相配合,使齿条能够在气缸的带动下与炉体滑动连接,通过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实现将齿条限位的目的,使得齿条在滑动过程中更稳定。
12.可选的,所述分风口处均设有风嘴,风嘴与分风筒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嘴可以将分风口的热风集中,可减少热风在分风口就散失的可能性,能够加强对玻璃瓶的吹风,提高玻璃瓶的温度。
14.可选的,所述炉体包括缓冷腔,所述缓冷腔与加热腔连通,且缓冷腔靠近传送带的传送终端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瓶在加热腔内加热,由于传送带缓慢传送,玻璃瓶在加热腔内保温一段时间后,运输到缓冷腔,缓冷腔能够对玻璃瓶进行缓慢降温,防止温差过大,降低玻璃瓶的质量。
16.可选的,所述炉体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位于缓冷腔与加热腔间之间,隔热板两端与炉体内壁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隔离加热腔与缓冷腔的温度,可以保持加热腔内温度的稳定,提高玻璃瓶的退火效果。
18.可选的,所述炉体外壁设有保温层。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的设置可以提高炉体的保温效果,从而保持炉体内温度的稳定性,使玻璃瓶在炉体内受热均匀。
20.可选的,所述机架设有防护带,防护带位于传送带的侧边,且防护带沿传送带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带可减少玻璃瓶滚落出传送带的可能性,降低玻璃瓶摔碎的可能,减少玻璃瓶的浪费。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3.1. 传送带将玻璃瓶输送入退火炉内,多个电热丝加热,提高加热腔内的温度,风机对分风筒吹风,风经过分风筒从分风口进入加热腔,多个分风口同时吹风,驱动装置驱动分风筒转动,使加热腔内温度均匀,从而使玻璃瓶在穿过加热腔的过程中受热均匀,提高玻璃瓶的质量。
24.2. 气缸带动齿条来回滑动,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带动齿轮来回转动,从而使加热腔内的分风筒转动,使分风口的风吹向玻璃瓶,提升玻璃瓶的温度,同时可使玻璃瓶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凸显分风筒与炉体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28.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凸显隔热板与炉体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机架;2、炉体;22、加热腔;23、缓冷腔;3、传送带;4、防护带;5、电热丝;6、分风
筒;61、风机;62、分风口;63、风嘴;7、驱动装置;71、气缸;72、齿条;73、齿轮;74、滑块;75、滑槽;8、隔热板;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温度可控的玻璃瓶退火炉。
34.参照图1,一种温度可控的玻璃瓶退火炉,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炉体2,炉体2中空设置,且炉体2两端开口,机架1上设置有传送带3,传送带3通过炉体2两端的开口穿设过炉体2。传送带3将玻璃瓶运输进炉体2内进行退火。
35.参照图1,机架1上设有防护带4,防护带4靠近传送带3的两侧,且防护带4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防护带4沿竖直方向设置。玻璃瓶经传送带3运输到炉体2内,防护带4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玻璃瓶滚落出传送带3的可能性,对玻璃瓶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玻璃瓶摔碎的可能。
36.参照图2和图3,炉体2包括加热腔22,加热腔22内设有多个用于加热的电热丝5,电热丝5沿水平方向设置,电热丝5的两端与加热腔22固定连接。加热腔22内设有多个分风筒6,多个分风筒6水平设置且沿水平方向排列,分风筒6位于电热丝5的上方,分风筒6的两端穿设于加热腔22侧壁,分风筒6与炉体2转动连接。每个分风筒6靠近传送带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分风口62,分风口62向电热丝5吹风。加热腔22外侧壁固设有风机61,风机61与分风筒6的一端转动连接,炉体2远离风机61的外侧壁设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驱动分风筒6转动,驱动装置7与分风筒6远离风机61的一端固定连接。
37.参照图2和图3,电热丝5加热可提高加热腔22的温度达到玻璃瓶的退火温度,分风筒6位于电热丝5的上方,风通过分风口62向电热丝5吹风,加快了电热丝5散热,有利于提高加热腔22内温度,且分风筒6在驱动装置7的作用下转动,使加热腔22内的温度均匀,有利于玻璃瓶在加热腔22内受热均匀,从而提高玻璃瓶的退火效果。
38.参照图3,分风筒6在每个分风口62处设有风嘴63,风嘴63可将分风口62吹出的热风集中,加强吹风的强度,减少热风在分风口62分散的可能性,使加热腔22内空气流动加快,使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玻璃瓶的质量。
39.参照图1和图3,炉体2外侧壁设有气缸71,驱动装置7包括齿条72,齿条72与气缸7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齿条72与炉体2滑动连接。齿条72上方设有与分风筒6数量相对应的齿轮73,齿轮73与炉体2转动连接,齿轮73与齿条72相啮合,齿轮73靠近炉体2的一面与分风筒6远离风机61的一端固定连接。气缸71的活塞杆带动齿条72沿水平方向来回滑动,齿条72带动上方的齿轮73来回转动,齿轮73带动炉体2内的分风筒6在一定角度来回转动,保持分风口62向电热丝5吹风,使加热腔22内温度更加均匀。
40.参照图1和图4,齿条72靠近炉体2的一侧固设有滑块74,炉体2侧壁固设有与滑块74相对应的滑槽75,滑块74位于滑槽75内,滑块74与滑槽75滑动连接。滑块74对齿条72有支撑作用。滑块74与滑槽75相互配合,使齿条72在滑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41.参照图1和图5,炉体2包括缓冷腔23,缓冷腔23与加热腔22相连通且缓冷腔23靠近传送带3的传送终端设置,缓冷腔23内固设有电热丝5,电热丝5加热可提高缓冷腔23的温度,使玻璃瓶经传送带3运输到缓冷腔23内进行缓慢降温,防止缓冷腔23与加热腔22温差过
大,降低退火的效果。
42.参照图5,炉体2内设有隔热板8,隔热板8两端与炉体2内壁固定连接,隔热板8位于加热腔22于缓冷腔23之间,隔热板8的下端与传送带3留有间距可供玻璃瓶通过。隔热板8的设置可减少加热腔22和缓冷腔23之间的热量交换,有利于保持加热腔22内温度的稳定,从而玻璃瓶提高退火的质量
43.参照图5,炉体2外壁设有保温层9,保温层9有利于保持炉体2内温度的稳定,减少炉体2内的热量散失。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温度可控的玻璃瓶退火炉的实施原理为:传送带3将玻璃瓶传送到加热腔22内,电热丝5加热,分风筒6向玻璃瓶的方向吹风,且分风筒6在齿条72与齿轮73的配合下转动,使玻璃瓶在加热腔22内受热均匀,玻璃瓶在传送带3的带动下进入缓冷腔23进行缓慢降温,后运输出炉体2,快速降温至室温。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