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简便换修拉链头。
背景技术:
2.拉链又称拉锁,包括链牙、拉链头、拉环、限位码(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拉链的用途广泛,已深入到了航天、航空、军事、医疗、民用等各个领域。
3.常规拉链头量产拉链头为工厂自动设备组装,仅适合工厂规模使用,个体用户在遇拉链头损坏时更换困难,特别是包、行李箱、口袋拉链头个体用户很难自主更换维修,需要请专业人员拆卸更换,此过程较为费时费力,影响使用效果,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简便换修拉链头,解决了现有的拉链头因大多一体成型设置,导致个体用户不便于自行拆卸拉链头换修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便换修拉链头,包括:底盖、中盖和上盖,所述底盖、中盖和上盖依次安装在一起,所述底盖和中盖之间设置有第一拆装机构,所述第一拆装机构用于对底盖和中盖稳固安装,所述中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拆装机构,所述第二拆装机构用于对上盖安装限位。
6.优选的,所述第一拆装机构包括链接桩、限位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定位槽和固定栓,所述链接桩固定连接在底盖顶部的一侧,所述限位槽开设在中盖底部的一侧,且所述链接桩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开设在底盖、链接桩和中盖内,所述定位槽开设在上盖底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定位槽均相连通,所述固定栓的端头滑动插接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定位槽内,通过将固定栓拉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定位槽外,然后配合拉动中盖,即可使底盖与中盖分离,可快速将底盖和中盖分解,使得该拉链头脱离拉链。
7.优选的,所述第二拆装机构包括固定槽和凸点,所述固定槽开设在中盖顶部远离第三通孔的一侧,所述凸点固定连接在上盖底部远离定位槽的一侧,且所述凸点滑动插接在固定槽内,拉动上盖,可便于将凸点拉出固定槽外,由于上盖为易损件,所以方便更换上盖,保证该拉链头可正常使用。
8.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定位槽内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接在固定栓上,可增大固定栓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定位槽内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底盖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栓远离端头的一侧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可便于将固定栓隐藏,提高了该拉链头的美观性。
10.优选的,所述底盖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中盖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可对链轮限位,防止拉链脱离底盖和中盖外。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栓远离端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位于凹槽内,可在拉动固定栓时更好的施力。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便换修拉链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固定栓拉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定位槽外,然后配合拉动中盖,即可使底盖与中盖分离,最后拉动上盖,可便于将凸点拉出固定槽外,即可快速将底盖、中盖和上盖分解,解决了现有的拉链头因大多一体成型设置,导致个体用户不便于自行拆卸拉链头换修的问题,该拉链头可使个体用于自行轻松更换,减少因不专业操作导致的产品损坏及不会更换的烦恼、用户不必区分品种购买,从而减少用户不会分辨错买误买的苦恼、减轻商家向不专业用户解释且对方无法听懂的问题、减少商家为满足用户需求必须多品种备货的成本积压问题和降低了商家因顾客品种不懂区分直接买回不能使用的退货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简便换修拉链头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简便换修拉链头侧面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简便换修拉链头上盖侧面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中标号:1、底盖;2、中盖;3、上盖;4、链接桩;5、限位槽;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定位槽;10、固定栓;11、凹槽;12、固定槽;13、凸点;14、滑槽;15、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有涉及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简便换修拉链头,包括:底盖1、中盖2和上盖3,底盖1、中盖2和上盖3依次安装在一起,底盖1和中盖2之间设置有第一拆装机构,第一拆装机构用于对底盖1和中盖2稳固安装,中盖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拆装机构,第二拆装机构用于对上盖3安装限位;
23.第一拆装机构包括链接桩4、限位槽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定位槽9和固定栓10,链接桩4固定连接在底盖1顶部的一侧,限位槽5开设在中盖2底部的一侧,且链接桩4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内,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分别开设在底盖1、链接桩4和中盖2内,定位槽9开设在上盖3底部的一侧,且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定位槽9均相连通,固定栓10的端头滑动插接在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定位槽9内;
24.第二拆装机构包括固定槽12和凸点13,固定槽12开设在中盖2顶部远离第三通孔8的一侧,凸点13固定连接在上盖3底部远离定位槽9的一侧,且凸点13滑动插接在固定槽12内;
25.拆卸时,首先拉动拉块,使拉块带动固定栓10滑动,直到将固定栓10滑出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定位槽9外,然后拉动中盖2,使链接桩4滑出限位槽5外,即可将底盖1和中盖2拆卸,然后拉动上盖3,使凸点13滑出固定槽12外,即可将中盖2与上盖3分离,并使底盖1、中盖2和上盖3拆解,安装时,首先使两边拉链分别卡入底盖1顶部的两侧,然后按上原理将底盖1与中盖2安装,使得链轮限位在底盖1和中盖2之间,最后按上原理将上盖3安装在中盖2上即可。
2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定位槽9内均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套接在固定栓10上,可增大固定栓10在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定位槽9内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稳定性。
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底盖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1,固定栓10远离端头的一侧滑动连接在凹槽11内,可便于将固定栓10隐藏,提高了该拉链头的美观性。
28.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底盖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4,中盖2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条15,滑条15滑动连接在滑槽14内,可对链轮限位,防止拉链脱离底盖1和中盖2外。
29.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固定栓10远离端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块,拉块位于凹槽11内,可在拉动固定栓10时更好的施力。
30.工作原理:
31.当需要将该拉链头拆装时:
32.第一步:拆卸时,首先拉动拉块,使拉块带动固定栓10滑动,直到将固定栓10滑出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定位槽9外,然后拉动中盖2,使链接桩4滑出限位槽5外,即可将底盖1和中盖2拆卸;
33.第二步:然后拉动上盖3,使凸点13滑出固定槽12外,即可将中盖2与上盖3分离,并使底盖1、中盖2和上盖3拆解;
34.第三步:安装时,首先使两边拉链分别卡入底盖1顶部的两侧,然后按上原理将底盖1与中盖2安装,使得链轮限位在底盖1和中盖2之间,最后按上原理将上盖3安装在中盖2上即可。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